人勤春早。大年初七,農歷虎年開工首日,中山人用種樹打開了新一年。市四套班子領導率領機關干部和企業家們,把綠色種在了翠亨新區這片希望的沃野。
綠色代表生態,也象征著生機和希望。正如同幾天前,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,“立春”的綠色焰火造型刷屏,“一起向未來”口號深入人心;開工首日,中山種下的不僅是綠色生態之樹,更是寄寓未來的發展之樹、希望之樹。
從元旦開年到農歷新春開年,2022年的開局,中山在有條不紊抓好防疫工作同時,經濟工作也駛上了“快車道”。低效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大會,23個鎮街立下“軍令狀”,謀求土地承載空間“破冰”;臨近春節一周內,市委市政府連開兩場企業家現場辦公會,集中解決一批增資擴產企業和上市企業問題;春節期間,市領導馬不停蹄走訪調研,固守防疫和平安大局之余,著墨最多的是鎮街如何因地制宜突破困境,集中一切力量謀發展。
正所謂“大發展,小困難;小發展,大困難;不發展,難上難”,緊緊圍繞發展第一要務,依靠發展解決發展中的一切問題,中山目標明確、行動迅速。那么,面向未來,中山如何種好這棵發展之樹?
種好發展之樹,需要厚植營商土壤、播灑陽光雨露。
開工首日,全市企業收到新鮮出爐的《中山市2022年新春暖企九條》。扶持制造業企業,最高獎勵百萬元;用工、招工予以補貼獎勵;對企業融資給予扶持;對批發零售及住宿餐飲企業、建筑企業均有對應扶持獎勵措施。為政貴在行,暖企利企政策就是最好的催化劑。從“一竿子插到底服務企業”,到“出臺政策要接地氣、利發展”;從“別人能做到的,中山也要做到”,到“對于企業反映的事項,部門說‘不行’的必須要請示報告”……一流營商環境不是喊出來的,而是要體現在一言一行中。唯有全市各級各部門都行動起來,才能為營商環境這項改革“頭號工程”匯聚“集成方案”。
種好發展之樹,需要固根本、謀長遠。
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。種樹利長遠、造福子孫后代,但也意味著不能一蹴而就,需要夯基培土、面向未來。近日,隨著冬奧會開幕,中山制造相繼亮相,小到冰墩墩紀念品和主席臺的小臺燈,大到光伏發電拼接而成的“冰絲帶”,核心如冬奧火炬火種燈制造,為場館消殺和安保的智慧機器人,均有中山企業參與的身影。30多年的“工業立市”和“工業強市”為中山實體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。今天,面臨“雙區”和橫琴、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,中山依然要從最基礎處抓起,不斷釋放發展潛力和活力。加快推動項目落地,在基礎設施、工業投資等領域“播種”,才有明天的增長和收獲;堅定不移推進低效工業園改造,才能破解土地瓶頸,釋放產業承載空間;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,才能實現傳統產業強身健體,形成更具競爭優勢的產業結構;開展精準招商,謀劃招引大項目,才能構建支撐未來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……總而言之,要摒棄揠苗助長式的急功近利,扎穩根基實實在在謀發展,真正走出一條可持續、高質量的路子,這是全市上下的熱切期盼。
種好發展之樹,需要全市上下一條心、一起干。
“獨木不成林”。改革創新最大的活力蘊藏在基層和群眾中間,投資的最大活力來自企業家和民間市場。近段時間,中山著力打破“自縛手腳”的成規,激起了廣大企業家再創業的激情,撬動了民間資本力量、市場力量的投資熱情。以明陽為代表的一批重點企業,紛紛表達了扎根中山、增資擴產的信心決心。2022年市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顯示,僅新開工和續建的產業工程項目就多達151項??捣綖硡^科技園、廣東奧馬冰箱有限公司增資擴產、歐普照明等一批投資超10億元項目如火如荼建設。藍晨科技生產研發基地項目、深圳市明彩新世紀科技有限公司新型智慧顯示產業總部項目、諾斯貝爾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產項目等一批超10億元項目計劃今年開工。政企同心同向建設中山,就是城市的信心所在。我們堅信,只要把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深深扎根中山大地,持之以恒“轉作風、再出發、開新局”,把全市各領域各層面的力量都調動起來,中山一定能夠不斷昂揚向上生長的力量,種出新氣象、新未來、新希望!
(本報評論員)